2017年全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市十一次党代会、全省工商、质监和食药监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新理念为指引,进一步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围绕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强化市场综合监管,提高市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打造“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景德镇样本提供坚强市场保障,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放管服”深化改革
1、持续提高工商登记便利化水平。一是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去年开通的“企业网上注册服务平台”,使用率不高,特别是各县(市、区)局基本上未启用。今年要加大企业登记网上办理推行力度,引导创业者网上申请注册企业,逐步在各级办证大厅开设自助服务窗口,方便企业网上申报注册、查询小微企业名录优惠政策、进行年报信息公示,指导名称字号和商标一体化注册服务。二是推动名称登记便利化。有序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全市企业名称库,实现企业名称自主选择,提升企业名称登记效率。三是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健全普通注销登记和简易注销登记相互配套的退出制度。四是巩固改革成效。切实履行“双告知、一承诺”制度,促进证照有序衔接。从去年4月份开始,市场监管部门每天都将新登记的市场主体信息通过江西省公共信用平台、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及时推送告知同级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可通过系统平台进行认领,但大部分单位都未及时查询认领。今年2月份省委、市委改革办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督办,希望各县(市、区)和各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要继续加大企业“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实施力度,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效,力争我市营商环境指数在全省排名靠前。
2、探索以信用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一是发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的作用。要加大公示信息抽查频率,提高数据的真实性。要扎实做好2016年度年报工作,确保我市年报率跟上全省步伐,去年浮梁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年报率非常低,拖了全市的后腿。二是继续搭建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加强对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的运用。按照权限要求,全市各审批部门要做好市场主体许可信息的推送工作,各市场监管责任主体做好监管信息和行政处罚信息的推送工作,但去年的信息推送工作有个别部门工作不到位,报送数据不及时,乃至至今报送数据为零,各县(市、区)职能部门基本没有报送监管警示系统数据。三是加大“双随机、一公开”实施力度。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转办交办以外,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监督检查都通过“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要探索差别化的“双随机”抽查,对食品、环保、安全生产、金融投资类等领域企业和未年报企业、标识为“红色”的企业,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对守信企业减少或不予抽查。推动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实现对企业“一次抽查、联合检查”。四是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加强对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虚假违法广告打击力度。进一步深化“红盾护农”,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合同监管,继续深入广泛开展“守重”工作,组织对不平等合同格式条款整治。强化商品市场监管,抓好成品油等重要商品市场监管。五是扎实开展公平交易执法。我市公平交易执法办案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今年要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加大公用企业限制竞争等突出问题查处力度,开展医药销售等重点领域商业贿赂查处工作;结合综治考评和文明城市评选,加强传销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双打”工作,加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政保护,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六是推动网络市场监管。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集中促销专项整治行动,推动联合检查,着力整治网上滥用、冒用、伪造高知名度商标、涉外商标、涉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及“驰名商标”字样宣传等违法行为,净化网络市场。建立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监管执法联动和信用约束协同。
3、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一是推广放心消费示范店创建试点经验。在陶瓷“放心消费示范店”创建试点的基础上,适时向全市推广,推动一店、一街、一市逐步规范起来,进一步落实经营者首问和先行赔付制度。二是深化统一投诉举报平台运用。优化统一投诉举报平台各项功能。加强平台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接,加大消费维权信息公示力度。做好平台数据分析利用,提高消费维权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三是发挥消保委作用。2017年完成筹备成立市消保委工作,推动市、县两级消保委组织建设,发挥消保委在调解、公益讼诉等消费维权作用。
4、推动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一是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根据我市实际,遵循“主体自愿、积极引导、依法规范”的原则,支持“众创业、个升企”。二是深化商标品牌发展。加大商标品牌宣传力度,壮大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重点加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运用工作。三是推动商标和信用贷款。发挥个私协会作用,全面推广商标质押贷款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
(二)围绕“供给侧”提升质量
1、推动“质量强市”建设,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一是抓统筹部署和考核推进。年内出台质量强市文件,召开动员会议,督促和帮助各县(市、区)成立领导小组,对县(市、区)进行考核,全力完成省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和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任务。二是力争开展市长质量奖和景德镇名牌评选活动。进一步完善《景德镇瓷都(市长)质量奖评选办法》和《景德镇市名牌产品管理办法》,通过评选示范,引导企业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不断提升我市质量管理水平。三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围绕“3+1”产业,争创1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争取落地1个国家消费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并实现井冈山质量奖评选零的突破。四是做到获证企业100%监管覆盖。重点检查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原材料控制、生产必备条件、出厂检验等环节。
2、加强原产地保护和标准化工作。一是重点做好陶瓷地理标志保护。推动《景德镇瓷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暂行办法》实施,完善落实监督管理、使用资格评审管理等工作细则。建立健全与瓷局等部门联动机制,开展全市陶瓷市场专项行动。二是坚持标准引领。围绕陶瓷标准化,推进艺术陶瓷省级、国家级标准制定工作。大力实施标准提档升级工程,重点推动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产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积极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全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
3、夯实计量认证工作。一是加强计量专项检查。重点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加强公共机构能源计量审查,加大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力度。二是开展民生计量工作。进一步加强加油机、衡器、出租车计价器、民用三表和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三是继续开展计量保春耕活动。组织开展对生产、经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抽查。四是明确认证监管重点。重点排查3C认证(即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认证标志使用等情况。
(三)围绕“守底线”加强监管
1、确保食品安全。一是以示范创建为引领,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水平。要认真总结2016年示范创建工作得失,把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作为统领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列为县(市、区)年度食品安全考核内容,充分发挥市、县食安办的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价等职能作用,督促指导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如期实现创建工作目标。二是以“四小”条例落实为抓手,破解食品安全监管难题。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简称食品“四小”)是多年来我市食品安全的顽症,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今年省“四小”条例颁布实施,各县(市、区)务必将规范食品“四小”市场秩序作为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落实。首先要在认真学习宣传“四小”条例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线路图、时间表,明确食品“四小”管理职责事权,将食品“四小”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乡镇(街道)和村组(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其次要创新食品小作坊管理。以规范全市米粉类食品加工小作坊为切入点,探索建立食品加工小作坊集中管理区,实现对食品小作坊统一规划设计、分类划区布局、食品原料采购、生产污水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品出厂上市检验等“五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同时要开展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全面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和“洁厨亮灶”。在2016年全市大中专院校食堂100%“洁厨亮灶”的基础上,创建范围向全市幼儿园、中小学食堂延伸,争取学校食堂覆盖率达100%。继续突出对校园托管用餐、学生送餐、农村集体聚餐等问题的综合治理。运用大数据加强网络销售食品、网络订餐等新业态监管。三是加强应急管理,提升食品安全的应急处置能力。要以问题为导向,从应急预案、工作机制健全、应急队伍建设、现场处置能力等方面去补齐应急管理的短板。市食安办要抓紧制定全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脚本,力争今年上半年组织一次全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参演人员培训和设施设备等准备工作,通过应急演练提升我市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水平。
2、确保药械安全。一是加强生产环节监管。全面落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药用原辅料和药包材生产企业开展延伸监管。加强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完善企业生产工艺变更报告制度,对生产工艺重大变更依法实行审评审批。严肃查处药品生产偷工减料、掺杂使假、擅自改变工艺生产劣药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全面落实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冷链运输贮存质量监管。加强对网络销售药品等新生业态的监管。三是加强使用环节监管。严格落实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严把购进、验收、贮存、养护、调配及使用各环节质量关,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加强植入性等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管理。
3、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以遏制重特大事故和重大影响事件为目标,以涉及民生、人员密集场所、盛装危险化学品的高风险特种设备以及电梯为重点,制定全市的监督检查计划,每个季度对各县(市、区)局进行监督抽查,将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予以通报,提高隐患整改率。制定详细的电梯维保单位年度考核评定办法,推进电梯维保工作社会公示,重点开展电梯安全隐患整治“回头看”。进一步加强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法定检验覆盖率,确保综合定检率达95%,保持电梯定检率96%以上。修订全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强化各县(市、区)特种设备安全应急管理,组织开展一次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
(四)围绕“规范年”夯实基础
1、以规范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市场监管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一线。各县区局整合已经进入第三年,但各扫门前雪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县区局是1个股室甚至1个人管原质监所有的工作;有的县区局重执法轻管理,对有执法收入工作就上,没有执法收入的工作能放就放,或者偶尔去检查一下,有的工作甚至无人问津,连报表都不报;涉及安全的工作那是能躲就躲,不去履行日常监管职责,对某些执法证考试有意识的不通过考试,以没有取得相关证件为由回避一些安全工作。省里今年提出要用三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乡镇监管分局执法装备、办公场所及设施不足等问题,将全省基层监管机构建设成为“机构设置科学、权力职责明晰、设施设备齐全、监管网络完善、管理规范有序、运转顺畅高效”的规范化监管机构。目前我市还有9个乡镇(街道)市场和质量监管分局是合署办公,未独立设置,核定的工作人员编制也还有12名缺额。各县(市、区)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在全面掌握基层监管分局实情的基础上,找准差距与难点,对号入座,制定本辖区乡镇(街道)市场和质量监管分局规范化建设实施计划方案,明确目标要求,落实工作责任,排定进度时限,将全市32个基层分局建设成为规范化达标单位。
2、夯实技术基础。一是通过加快计量所、质检所和药检所三家技术机构资源、人员的整合,强化技术保障能力。通过推动食品快检、建立酒精测试仪和测速仪等计量检定项目为抓手,争取省、市有关单位的资金支持,着力强化机构检测能力建设。二是支持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乐平市、浮梁县要落实好国家级食品检验检测项目,争取获得省里配套的率先整合奖励150万元。
3、加强党风廉政与作风效能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纪检监督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实到位。进一步巩固“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成果,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使党的纪律规矩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分组讨论、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努力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促廉”的廉政文化氛围。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大干部教育培训,重点解决专业监管人才短缺问题,采取视频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干部业务素质,着力打造一支善谋事、会办事、能成事的市场监管队伍。